天臺縣僑界人士熱議黨的二十大召開
王典奇
中國僑聯海外委員
加拿大中國(友好)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這十年來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始終“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這也是祖國歷經滄桑卻又煥發生機的根本原因。二十大的召開振奮人心,特別是今年首次提到了“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更是令人期待,中國新發展必定會給世界帶來新機遇。
作為海外統促會,我們將深刻學習領會報告中對臺問題的重要論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展現我們支持祖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士完整、堅決反對分裂的決心,同時也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正如總書記所說,“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歷史選擇,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在接下來的新征程,我們也將堅持今天的選擇,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孫美娥
天臺香港同鄉會會長
10月16日,我同浙聯會領導、骨干一起觀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直播,共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聆聽了習總書記的報告,我深有感觸。正是黨中央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才推動了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我們也必將無條件堅定實踐“一國兩制〞的偉大方針,號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香港繁榮穩定的建設中。
許銀斌
天臺縣歐美同學會會長
在聆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我備受鼓舞。報告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的藍圖,為我們今后的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報告指出,“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百年變局大背景下,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大爭之世,人才之爭是重中之重,中國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需要更多年輕人才、有志青年積極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當中。作為天臺縣歐美同學會會長,我有義務也有責任,積極鼓勵學子學有歸程,不忘初心,報效回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丁國江
老撾浙江商會會長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認真觀看了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仔細聆聽了總書記的工作報告,工作報告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綽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報告共分為15個部分,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五年來。我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特別是。六個必須堅持。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我聽后非常感動,我堅信在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下,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將會越來越輝煌,越來越強大,我們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也越來越自豪,越來越自信。
顧得耀
全美浙江總商會執行會長,美國華人華僑聯合總會共同主席,美國臺州總商會暨同鄉會會長
習近平主席說: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 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全黨要把青年 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 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 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 花
陸惠英
浙江意大利商會會長
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大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次盛會,也是全體中國人關注的盛會,更是足以影響目前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的一場盛會。
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全面闡述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成績鼓舞人心、藍圖催人奮進。
報告指出,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祖國的強大永遠是每一位海外華人的驕傲,作為海外華商,我雖然身處異國,但時刻關注祖國發展,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益者,我堅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不僅會成為黨史上光輝的一頁,而且會成為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一件大事。正如總書記在報告里指出的,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我們海外華僑華人要積極響應祖國號召,發揮海外僑胞的獨特優勢,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互鑒的積極促進者,成為住在國人民同中國人民友好交 往的民間使者。